一、申论(省部级)考试特点
1、题目类型
国考副省级申论试卷还是包括五道题目,第一道题目是中规中矩的传统归纳概括题,对当前社会心态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概括,难度不大。第二道题目是材料里原词“预先失败”的理解分析,一道阐释类的分析题。第三四道题目属于公文写作范畴里面的,第三题设计发言稿的写作,第四题写一篇短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整合能力。第五题是大作文,让生活节奏慢下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题目的设置属于常态化,在预料之中。
2、材料测查理论功底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具备一定的哲思性、思辨性、理论性,材料经常会选取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的论断或者著作等。通过这一类思想性较强的材料的设置来测查考生是否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把握材料的主旨和精神,是否能够对所给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依然延续这一命题风格和特点,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材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材料引用了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经典语句,并针对这句话命制作文题目,足见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的专业性和思想性,体现了对考生理论功底的测查。
综上所述,虽然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题型都有变化,推陈出新之作不断出现,如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出现的“为报纸专栏写一篇短评”题目,对部分考生而言可谓是一大“拦路虎”,但事实上,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在作答时只要抓准题型本质、锁住给定材料、从容选择要点、规范书写答案,相信一定能够在此次考试中脱颖而出、圆梦国家公务员考试。
二、申论(地市级)考试特点
题型变化——立足大纲,推陈出新
在申论题目对概括题的考察中,主要有几个重点:全面、流畅、条理、准确。在五道题中,重点考察的和2013年国考地市级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以概括为主,考察重点有所侧重。如:
第一题:“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该题是一道概括题。主要要求对工作事记进行分类,侧重于对“条理”考察的要求。
第二题:“给定资料4”反映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该题也是一道概括题,主要答题要素是表现,并且是问题的表现的各个方面,需要考生去材料中找负面信息。主要侧重于对“全面”的考察。
第三题: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2)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3)内容全面,用于得体;(4)不超过500字。
很多考生在看到这个题的时候,估计都会被吓到,在形式上看,这似乎是一道新题型。但是仔细分析就不难看出,该题还是一道概括题。要求考生写出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在要求一中就有“写书具体的设问”的界定。主要侧重于对“准确”的考察。
第四题:“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据顶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15分)
要求:(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3)不超过400字。
该题是一道公文题,书写倡议书,这在考试中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413联考中出现。而一般情况下,公文和概括题的区别只是在行文格式上有所不同。所以该题其实是一个综合概括题。
第五题: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既2013年国考考察中以命题形式为主之后,又开始和前几年国考中一样以话题作文为主。
总的来说,今年考试题型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此基础上,题目的问法更加灵活,如果审题不清楚的话,可能会吓到一部分学生,但是只要认真审题,就会发现其题目的本质和之前是没什么变化的。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