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以“舆商”应对“舆伤”
浏览:3295
来源: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2014-12-31 16:42:07
在新媒体语境下,领导干部要有效地消解“舆伤”,就需要拥有进退得当的舆论博弈能力,不断提高“舆商”。
一是累积廉政资本,实现廉政领导。“舆伤”的内在原因是与领导干部自身的实际言行和道德生态密不可分的。如果领导干部能够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好,被舆论“灼伤”和“污名化”的机会也就大大减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廉洁能在无形中形成不令而行、不怒而威的影响力,展现出强大的廉政领导力。廉洁还是一种软实力和竞争力,它既影响到领导者的领导力高低,还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如果领导干部始终做到心系国家、情系群众,在自己的工作中强化廉政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做到廉洁公正、勤俭朴实、清廉无私,那么反而能够通过新媒体这一工具,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道德生态是“舆商”的内在支持。倘若领导干部能够做到以勤政成就事业、以廉洁凝聚人心,不断累积廉政资本,实现廉政领导,就能够不断提高政府和官员的公信力,从而打破“塔西佗陷阱”,消除“舆伤”的内在根源。此所谓“治事宜勤,操守宜廉,行军宜爱民,说话宜诚信。四者缺一不可,无以官大而忘年之也”。
二是着力媒体沟通,优化公共关系。当“舆伤”汹涌而至时,高效的媒体沟通能力有助于理顺舆论话题,化解危机。有效的媒体沟通要求在提供真实信息、加强公众保护和避免过度焦虑三者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点。新媒体沟通成功的关键还在于信息能够从信息源及时、透明、有效地通过多种渠道向接受者传输,力求将信息损耗降低到最小值。信息披露的时机会影响到媒体沟通的效果。应根据舆情的关注点,主动设置议题,迅速发布事件调查的实时信息。信息提供得越适时、越透明,它就越可能对媒体沟通产生重大的正面影响。另外,领导干部应当切实做到真懂新媒体、善用新媒体、会管新媒体,善于理顺公共关系,善于与新媒体打好交道,引导新媒体传播正面声音。
三是积极主动,树立正确观念。置身于新媒体这个巨大的信息池内,作为领导干部,应该转变观念,实现思维创新,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变“封”为“疏”,变“堵”为“导”,变“应对”为“善对”,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尊重新闻规律,善待媒体,巧用媒体。应当充分认识新媒体的特征和功能,扬长避短,学会借力打力,使新媒体成为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要巧用新传播媒介,甚至利用舆论化解危机,最终实现转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