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朋友圈变“代购圈”
浏览:3969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6-04-08 16:32:24
【背景链接】
近来很多人都发现,原本用来分享朋友之间生活沟通感情的微信朋友圈,满满变成了“代购圈”。从海外衣服、化妆品,到高端奢侈品,包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很多人不禁感慨,逛朋友圈,越来越像逛购物网站了。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356名受访者进行调查,67.7%的人表示常刷朋友圈。其中,63.3%的人表示,不喜欢有人在朋友圈推广代购,44.2%的人认为,刷屏者招人烦。在调查中,53.7%的受访者坦言会屏蔽发这类信息的人,21.1%的受访者称“会直接拉黑”,但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喜欢从微信上买东西,都是熟人,彼此信任且方便。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国家有哪些行动,都是我们公考面试备考中应该注意积累的考点。
【热点预测】
随着移动互联网、微信的兴起,微信朋友圈代购作为一个新鲜行当悄然火热起来,这股热潮在带给潮人们便捷的同时,也带给他们无尽的烦恼。近来,海关总署《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第56号公告)正式实施,将对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监管,让网络代购有法可依。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要点】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达,新兴的通讯工具微信的流行,微信朋友圈代购随之流行起来,朋友圈的代购在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隐患。比如代购产品的质量如何保障,代购者是否有经营资格,代购商品的来源渠道是否正规,是否来自合法的途径,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现象等网络代购的灰色地带。海关总署第56号公告正式实施,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规范国内代购行业的混乱现象,能够有效地解决朋友圈等网络代购的乱现象。
第一,能够规范代购行业,代购行为只要累积到达一定数量就需要经过海关报关,缴纳其他税款,否则就涉嫌走私。这样能够真正让符合条件的代购企业和个人加入进来,把不合格的、卖假货的、走私货的企业和个人踢出去,实现系统的监管,做到有法可依,让代购企业和个人,变为正规的商户。
第二,为消费者提供检验依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消费者来说,如果在购买一件商品时,想知道这件商品是不是进口,有没有通过海关检查和备案,只要到海关系统上一查便会一清二楚,方便消费者采购。
第三,肃清了通关环境,细化了跨国境电子商务的通关流程,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走私行为的发生,有助于进一步的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促进贸易的便利化和国际化。但由于朋友圈代购多为个人行为且从事人员数量众多,监管难度很大,更要重视充分发挥民众媒体的监督力量。首先,应该加大对于这项公告的宣传力度,让代购从业者和广大的民众都能知晓,自觉遵守;其次,各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并且充分发挥民众舆论监督力量,开设相应的举报热线等,打击走私,逃税等违法的代购行为;最后,严厉惩处违法的代购从业行为,以此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我国的关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