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降低社保费率
浏览:382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16-04-08 16:35:47
【背景链接】
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要求下调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费率。据测算,每年可为企业和职工减负670亿元左右。
2016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回答关于降低“五险一金”的问题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事高度重视,国务院去年就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实际上已经下调了它的缴存比例。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
2016年2月27日,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目前我国的社保费率超过了40%,明显高出发达国家,建议迅速降低五险一金费率,主要是养老保险,在十年之内要下降一半,单位缴费从现在的20%降到10%。
【原因分析】
社保费率过高,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大障碍。社保缴费基数只涨不降,且涨幅过大,势必会加大企业负担。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上调社保缴费基数,就意味着他们会为员工购买社保支付更多成本。一些利润空间已被严重压缩的企业,或会想方设法地规避缴费,或者让“羊毛出在羊身上”,降低员工工资,进而影响员工应有的现金收入和福利水平。
在企业叫苦之时,不少职工也感受不到多缴社保费的直观好处。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不断上涨社保缴费基数,更意味着他们的月收入会随之减少。社保本来是一项福利,现在在老百姓眼里,却成为不折不扣的负担。
适当下调社保费率一方面是社保基金有结余,另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减轻企业负担以实现“稳增长、促就业”的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基础。
【具体措施】
从短期来看,要实现养老保险并轨。从短期来看,就是尽快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并轨。并轨的目的,除了解决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问题之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化解养老保险的收支矛盾,避免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收不抵支现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切不可因为养老保险基金出现入不敷出现象而影响社会稳定。同时,对有的险种,如工伤保险等,可以适当降低费率或划转一部分到养老保险,以扩大养老保险的收入渠道,为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创造条件。
从长期来看,要加大社保制度改革力度。一是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全国统一、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以扩大养老保险征收范围、增加养老保险缴纳基数,满足养老保险的发放需要;另一方面,推行延迟退休制度,增加养老保险的缴纳人群,减轻养老保险发放压力。必要时,还可以对资本市场的大股东、控股股东的套现收入按一定标准征收社会保险费。这也是公平社会财富分配、减少财富流失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