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招录 >备考指南 >省考推理规则记心头,题目变化有抓手

省考推理规则记心头,题目变化有抓手

浏览:1149 来源:整合自网络 2022-03-02 15:00:20

必然性推理是行测考试的常客,是省考必考的题型。而“推理规则”是必然性推理的重要考点,要想搞定相关题目,考生们需要熟记以下两点:

一、敏感题干信息中的“关联词”,翻译题干有效信息,写出推出关系;

二、运用“推理规则”判断选项的对错。

今天以假言命题为例,给大家讲讲假言命题最常考的“关联词”和“推理规则”。

1、敏感的“关联词”

当题干信息出现“如果A,那么B。”的形式,将其翻译成:A⇒B,比如:“如果我犯了罪,那么一定是我神志不清。”这句话应该翻译成:我犯了罪⇒一定是我神志不清。考试时,为节约时间,可简写为:犯了罪⇒神志不清。还需注意的是:关联词不局限为“如果A,那么B。”这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形式:“如果A,就B。”“如果A,则B。”“只要A,那么B。”“只要A,就B。”“若A,那么B。”“若A,则B。”出现上述形式的“关联词”时,都把题干信息翻译成:A⇒B(前⇒后)比如:“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这句话应该翻译成:天气晴朗⇒小刘去郊游。

2、记牢推理规则

(1)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有效推理)。

(2)否前不确定,肯后不确定(无效推理),当P⇒Q为真时:①若P为真,由“肯前必肯后”可知:Q一定为真;②若Q为假,由“否后必否前”可知:P一定为假;③若P为假,由“否前不确定”可知:Q的真假性不确定;④若Q为真,由“肯后不确定”可知:P的真假性不确定。

 

 


责任编辑:赵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