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真题演练阶段:往年讲义不要看
浏览:403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14-09-02 16:57:11
司法考试尽在眼前,在紧锣密鼓的复习过程中,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有的时候好的学习方法能让我们的复习事半功倍!中国教育在线在这里为各位准备司法考试的复习指导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学历不能说明一切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既要战略上藐视敌人,也要战术上重视敌人。司法考试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一场时间竞争。因为既然参加司法考试的最低学历起点都是大本,说明大家的学习能力和智慧水平都不存在问题。“最牛保安过司考”事件告诉我们一个实例——在司法考试面前,学历并不能说明一切!那些硕博并没有显现出优势,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也时而触壁。现行司考近两年难度一般,原则上不会存在因为某位考生的智力水平低而通不过司考的情况,所以通不过者主要原因在于当年投入的有效时间不够充分。这里我们可算笔账,以去年的复习对象为例,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三大本”辅导用书297 万字,《必读法律法规汇编》有180 万字。若你不做任何题,将以上四本书精读两遍,共计477 万字左右的阅读量,以每天8 小时的复习时间,每分钟读100 字计算,共约需196 天才能完成。所以,除了极少数法学基础极好又极聪明的考生外,大多数的考生要通过司考,是必须以充足且有效的复习时间为保证的。没有这一保证,任何好的复习方法、技巧都是纸上谈兵。
2、往年讲义不要看
理由如下:
(1)每年都会有法律更新。莫说“大多数法律都没改”之类的话,殊不知很大一批人在360上下浮动,这时候多一点少一点分数可能就是一天一地的差别。如果不是绝对拥有400以上的实力,就必须重视更新的内容,因为更新部分的那点分数,很多人差不起。
(2)民刑这种理论大法,有时即使法条不更新,但法条的解释或者其背后的理论更新了,做起题目来有所不同了。这种变化你拿一本旧书看根本不会发现,以为自己复习得不错。但考试的时候会实实在在伤害到你。
(3)态度说。我个人觉得拿往年的书来应付今年,这个态度就不是特别好。当然,你能把那些没变的东西每一分都拿下,那就当我没说。
3、前松后紧
前期看得精一点,哪怕别人说已经看完什么什么法了,甚至第一轮全部看过一遍了,都别慌。只要你前期确确实实是在精读,那会有回报的。打下初步的基础之后,真正的决胜负在后期,而且越到后期越能定江山。
我本人过完第一遍所有科目的时候,已经七月中旬了。这时候网上全部科目过完三遍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一些已经不看书只拿题库里面的题练手的人了。那时我也着急,真的非常急,晚上睡觉都在想这个问题:我明明很努力在看,为什么进度落后大家这么多?
但最后,我在考前所有科目都过了五遍以上,真题三遍或以上,其它各种冲刺班模拟题两遍。这一遍遍的,大多数是在9月份完成。可以说,没有发狂的9月,我不可能通过。但这并不是说之前都是没用的,正因为之前读得够精,后期才快得起来。
另附一事:我一考友,就是在我在过完第一遍的时候,已经过完三遍并且进入题海了。但后来他觉得自己复习得很好,进度快,精神上可能有所松懈,9月份也并没有特别疯魔,只是跟着之前一样的节奏在复习。结果他过了没?过了。但非常危险,360正好。我比他高29分。鉴于这种种,强烈建议前松后紧。但松只是相对概念,表达得不够确切,准确地说,是前精后紧。
4、关注社会热点
名师们会关注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并运用法学理论进行剖析论述。多看一些案例、论述例题的分析,可从中发现答题技巧。
5、复习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预热阶段(2013年3月前)
第二阶段系统强化阶段(2013年4月——6月)
第三阶段真题演练阶段(7月)
第四阶段法条攻关阶段(8月中上旬)
第五阶段冲刺模考阶段(8月下旬——考试)
司法考试复习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请各位考友们耐心进行,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轻易放弃,今天挥洒的汗水不会就此白费,我们的努力终究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