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站首页 >招考快报 >国考里的那些行测真题(二)

国考里的那些行测真题(二)

浏览:3825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2016-08-05 16:05:14

  【2014年国考行测真题】
  下列加点词语在古代和现代含义相同的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考点】人文常识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交通”意为“交错相通”,今义为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B项错误,“烈士”意为“志向远大的英雄”,今义为为了正义事业和他人的生命财产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C项正确,“危急”意为“情况危险紧迫”,与今义相同,当选;D项错误,“行李”意为“使人、使者”,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物品”。故正确答案为C。
  【2014年国考行测真题】
  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A、④②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考点】人文常识
  【答案】B
  【解析】:①项诗中的“桃符”即指春联,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即春节。②项诗中“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③项描写吃粽子,即端午节。④项中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之前。正确顺序为春节、寒食节、端午节、重阳节。故选B。
  【2013年国考行测真题】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
  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的军事路线
  C、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
  D、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考点】中国历史
  【答案】C
  【解析】:A项正确,古田会议:1929年12月28—29日,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上杭县古田村召开。该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共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B项正确,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此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C项错误,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故C项表述错误。1935年6月的“两河口”会议确定“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D项正确,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013年国考行测】
  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
  A、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B、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C、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D、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考点】文化常识
  【答案】D
  【解析】:A项是《黄河大合唱》里的歌词,这首歌是冼星海于1938年创作的;B项是《游击队之歌》里的歌词,这首歌是贺绿汀于1937年创作的;C项是《义勇军进行曲》里的歌词,这首歌是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D项是《歌唱祖国》里的歌词,这首歌是王莘于1950年创作的。前三首歌都诞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前,是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年代完成的,而第四首歌诞生于新中国建立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