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里的那些行测真题(四)
浏览:3551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2016-08-19 11:45:32
【2014年国考行测真题】
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
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
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
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
【考点】中国历史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佛教于汉朝传入中国,南北朝在汉代之后;B项错误,玉米原产于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公元前,当时玉米尚未传入中国;C项错误,铁制品出现于春秋时期,此前的商周时期尚无铁制品;D项错误,造纸术发明于东汉年间,秦朝不可能有纸制风筝。
【2014年国考行测真题】
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A.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
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C.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
D.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
【考点】法律常识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人的权利根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是指权力部门的行为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作为;B项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在法律面前每个人的地位是一样的,与自由是否被剥夺无关,而人在触犯法律的情况下是可以被剥夺自由的,如有期徒刑、死刑等刑罚;C项正确,迟到的正义说明在事件发生的当下,法律没有达到应有的维护正义的作用,导致了事件发生当时的不正义,所以强调效率的重要性;D项错误,“民不告则官不究”主要是针对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诉权也可由检察院行使。故正确答案为C。
【2013年国考行测真题】
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
②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
③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考点】中国历史
【答案】D
【解析】 ①句反映的事件是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②句反映的事件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③句反映的事件是1911年的“武昌起义”。按时间先后排序是②①③。
【2013年国考行测真题】
某县开展行政执法大检查:①某食品厂生产腐竹时非法添加硼砂被当场查获,县工商局以证据确凿为由吊销该厂营业执照,不再另行举行听证会;②县矿业公司将含镉的工业废渣倾倒入河,造成河水镉浓度超标,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分别决定对其罚款10万元和5万元;③县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某火锅店使用过期牛油,遂派一工作人员前往检查,对牛油进行查封、送检。上述县直单位做法妥当的是:
A.县工商局
B.县环保局
C.县水利局
D.县卫生局
【考点】其他法律法规
【答案】:B
【解析】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第六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三)吊销、收缴或者扣缴营业执照、吊销广告经营许可证、撤销商标注册、撤销特殊标志登记……可知①句的工商局的做法不妥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可知,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可知②句的罚款应由县环保局决定,县水利局做法不对。根据卫生监督执法行为规范的相关规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应不少于2人,穿戴制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说明来意及检查依据,告知被检查人的权利和义务。可知③句的县卫生局做法不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