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出台教育改革方案
浏览:3341
来源:中原招考网
2016-10-25 10:11:18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改革覆盖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整个教学阶段。
一、学前教育
今年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
今年,河南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10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100所,努力实现城乡幼儿就近入园、方便入园。
二、义务教育
2018年城镇小学、初中消除超大班
2018年,全省城镇小学、初中消除超大班,大班比例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60%以上。在城镇新建中小学1480所,改扩建中小学2030所,增加学位260万个,有效解决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治理力度,义务教育择校比例在10%以内。
三、高中教育
改善薄弱高中办学条件
逐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学校)的比例,分配生的比例要在50%以上,并逐步加大分配指标向薄弱初中学校倾斜的力度。
改善薄弱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到2018年完成200所薄弱普通高中的改造任务。
高中阶段的收费标准方面,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出台普通高中学费标准。
四、职业教育
2020年初步建成1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到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到400所左右,重点建设80所品牌示范职业学校、160所特色职业学校。到2020年,初步建成10个富有活力和发挥引领作用的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五、高等教育
高校可依法自主设置专业
重点建设2~3所国内高水平大学,7~10所特色骨干大学,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2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启动“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
扩大和落实高校自主权,高校可依法自主设置专业。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推广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
六、招考改革
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模式
2020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具体为: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严禁公办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成绩为基本依据,科学确定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高校依据学生的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对口招生、单独招生适度提高面向中高职学生的本科招生数量;研究生招生选拔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考试。
七、资助政策
逐步实现残疾学生免费接受高中教育
完善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直至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扩大资助覆盖面,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各地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完善本专科生“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管理办法,推进随迁子女与户籍子女混合编班,逐步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的政策。扩大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规模,逐步实现残疾学生免费接受高中教育,鼓励普通高校招收更多残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