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对于人大代表提出“在中小学语文、政治、历史课程中增加新冠疫情相关内容”,教育部回复时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教育部重视防疫抗疫相关内容进课程教材工作,及时组织力量研究部署融入安排。教育部透露,防疫抗疫相关内容主要分为防疫知识、抗疫精神两大类。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生物学等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新研制的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相关专题教育文件中,都补充了防疫抗疫相关内容。
教育部正组织开展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结合当前防疫抗疫形势,将在科学、生物学、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相关课程中,补充防疫抗疫相关内容。一是补充防疫知识。组织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强化以爱护保护动物为主的生态文明教育、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为主的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以应对突发新发传染病疫情为主的公共卫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观念,掌握一定的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形成健康意识。二是增加抗疫精神。让学生学习在防疫抗疫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培育公共服务意识和主动作为奉献精神,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等内容,加强“四个自信”教育。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