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暑假,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部署做好2022年中小学暑期有关工作》,重点内容如下:
一、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生在暑期自觉遵守本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和家人一起自觉开展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咳嗽、皮疹等疑似症状,第一时间向学校和社区报告,并及时到医院就诊。自觉养成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基本卫生习惯,确保自身健康安全。
二、积极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引导教师志愿参与服务,并坚持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要注重丰富暑期托管服务内容,有效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资源设施,组织开展科技、文体、阅读、实践等多种特色活动。要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拓宽暑期托管服务渠道。要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参照课后服务相关政策,完善暑期托管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三、统筹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科技馆、体育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在暑期面向中小学生组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鼓励和倡导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向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并通过设立绿色通道、线上预约、开放日等方式为学生参观学习与实践提供便利。
四、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密切家校联系,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合理安排子女暑期生活,防止增加过重学业负担;引导学生坚持规律作息、加强身体锻炼,主动分担家务劳动。要指导家长教育子女合理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要引导家长高度重视因疫情长时间居家学习生活对子女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亲子陪伴交流,积极构建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密切关注子女心理健康,及时察觉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加强与学校沟通联系,共同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