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224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主要内容如下。
答复“关于将《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纳入教科书目录”时,教育部指出,《劳动教育》教材国家不统一组织编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编写要求,各地区、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和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教育部谈到,劳动教育主要以实践为主,劳动项目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全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鼓励学校结合实际,紧密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具有多态性,可以是文本、资源包、音视频等,不同学段可以采用不同形态,也可以对资源进行不同组合。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育部指出,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水平,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有序铺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并依据学科特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选取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作为学科教学素材,有机整合融入学科教育,注重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生成性,提升教育实效性。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