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培训 >考试培训 >考研辅导班的六大骗人招数

考研辅导班的六大骗人招数

浏览:4044 来源:原创 2017-04-14 18:19:00

  招数一:字眼含糊,夸大其词
  明明是由区教育局社教办批准的考研培训机构,却在自己的宣传材料中明确写出:“由教育部批准建立。”还有的学校在宣传材料中,把自己的办学开始时间随意提前几年,夸大办学历史和成绩。
  招数二:数据不实,欺骗考生
  有的培训学校在他们的宣传册中宣称“通过率将近100%”或者“考研通过人数全国第一”。这些数字都是不可信的:“通过率是要知道所有学生的考研分数,而只提供短期辅导的培训学校根本做不到。因为许多低分考生是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分数的。”
  招数三:巧立名目,收取高额费用
  最近几年,有的学校推出所谓的精品班,实行钻石卡、金卡、银卡制度,这类精品班收费远高于普通培训课。
  为了吸引学生购买这些卡,培训学校会和考生签订内部协议书,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甚至有的协议上,明确写明,交纳费用后,培训学校保证考生一定能通过初试,甚至一定能考上研究生。当然,签订这份协议书的前提是交纳高额费用,最高达10万元。培训学校对这笔费用的解释是用于打通学校和老师等各个录取关口。
  招数四:谩骂造谣,攻击对方教师
“××老师业务不精,误人子弟”、“××老师徒有虚名,害人不浅”,这些内容是一些培训机构用来攻击诋毁竞争对手,捏造的言词。
  还有一些学校,指使他人在各种考研论坛上发布不实的消息,甚至对一些老师进行人身攻击。考生要学会辨别这些内容的真假。
  招数五:利用各种途径,“涂脂抹粉”
  这“脂粉”就是名誉。名誉对于考研培训学校来说很重要。一个有着多种荣誉的学校看起来可信度更高,更容易获得考生信任,从而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较大的市场。然而凭借实力获取荣誉并非易事,部分培训学校就在其他途径上动起了脑筋。
  招数六:押题猜题,吹嘘命中率
  2016年研究生招考初试上午刚考完政治,就有学校打出了精致的大幅广告“热烈欢呼我校×××教授押中5道政治题”,2017年依然走这样的套路,只是教授的名字变了,命中的题数增加了。其实短短的几个小时,别说他们很难拿到试卷,就算拿到试卷,统计出押中了多少道题,但是制作那么大的广告条幅,根本来不及。除非他们在考试前就已经印刷好了。
  所以,开始着手准备2018年研究生考试的小伙伴们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要擦亮双眼,不要被一些辅导班的套路所蒙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