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培训 >考试培训 >公考培训班四大谎言

公考培训班四大谎言

浏览:4185 来源:中原招考网 2019-01-23 16:30:16

  各位考生都看过培训机构的各种保过,巨惠,火热报名等宣传广告字眼,让人蠢蠢欲动。其中又有多少是真的呢?小编总结了公考培训机构的四大谎言,帮助各位同学在选择培训班时分辨真伪。
  一、高通过率
  很多公考培训班都声称自己班级通过率高达80%,而事实上,大部分班级的通过率其实并不高,只有极少数的班级偶尔能达到80%。面试总体通过率一般维持在20%到40%之间,80%以上甚至100%的高通过率只是吸引生源的噱头罢了。
  二、“不过”退费
  “包过”“不过退费”是商家的一种营销策略,培训机构是稳赚不赔的。进入面试的比例通常是1:3,也就是说,肯定有1/3的人能考上。只要收到这些考上学员的培训费,整个班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而即使没有考上,退款的班级也可以收取基本的培训费。
  三、面试官授课
  不少机构打出“命题人”“面试官”“阅卷人”授课的广告。但是按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公务员考试命题和评阅的相关人员,5年内不得参加任何培训机构的授课。打出这种广告的培训机构一定在撒谎。
  四、培训效果突飞猛进
  一些培训机构抓住考生想要迅速提分的心理,保证一个月培训能让考生达到进入面试的水平。考生刚进培训班时,测试成绩大体“惨不忍睹”,这更加坚定了考生“我很差我需要培训”的想法。培训期间的模拟考试,往往前几次偏难,后几次偏易,让考生有一种自己的水平一直在提高的感觉。尤其是申论,最后几次模拟考试的分数普遍在70分以上,但等正式考试成绩一出来,却让人大跌眼镜。
  公务员考试重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关键要靠自己多学多练。并不是说所有的培训宣传都是虚假无效的,如果要选择培训班,应多对比了解,前辈的口碑和评价也都是选择的依据,切不可被花式宣传蒙蔽了双眼。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