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外交、外贸等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区域建设带动下,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化交流、商贸往来和旅游产业等领域的联系愈加密切,全球“汉语热”和国内“小语种热”持续升温,不少考生和家长对小语种专业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
到底什么算“小语种”呢?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将英语以外的外语语种统称为小语种。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国际上或者专业领域内对外语语种的“大小”划分,常用的是“通用语”和“非通用语”的概念。其中,通用语包括联合国使用的六种工作语言:即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除此六种语言外的语种被称为“非通用语”,也可以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语种”。
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在招生宣传的过程中,一般不对小语种做严格意义上的界定。也就是说,考生和家长在报考中了解到的“小语种”和“非通用语”的都是广义上的概念。尽管如此,相关人士在准备报考“小语种”专业时,也应该提前对各个语种的适用国家、范围和领域等有一定的了解。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