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海归的创业观
浏览:4208
来源:人民网
2017-06-11 12:17:00
提到“90后“群体,社会上褒贬不一。当他们开始创业,要承担责任时,又有什么感受呢?
一种未来资本
1994年出生的高宇同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他创业的方向是互联网金融。在上大学时,他就和团队研发了一款针对留学生学杂费汇款的APP。被问及“90后”的身份对创业的影响时,他说:“我的留学生身份和年龄对我推广软件有一定的帮助,很多人会觉得我是留学生,了解留学生的需求,因而比较信赖我的产品;但也有人因为我是‘90后’,年龄小,不相信我能开发出这样的与金融相关的产品。”
“90”后这个标签对很多人来说更像是一种未来资本,但是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年龄资本并不意味着可以轻率地反复犯错误,也不意味着有放纵的权利,要利用好自身年龄优势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勇往直前有冲劲
“90后”身上有勇往直前的劲儿,在创业过程中自己很少会因为遇到麻烦、困难而担心害怕。“我觉得‘90后’海归创业者在领导公司方面会少一些条条框框。像老板与员工等级分明、老板在公司要树立绝对权威等这样的思维习惯在我的公司里是不被鼓励的。我更希望员工从心里认可我。我们公司开会的气氛很活跃,常常是吃着零食聊着工作,这样大家更放松,更容易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我认为,员工对我的认可,部分原因就是基于我对他们的包容。”留学归国创办了影视公司的师同学说。
创业者往往是公司发展的领路人
“做一家企业首先要考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即要去思考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帮助到其他人。我希望能做一些推动社会进步的事情,让用户的生活因为我们的工作而改变。”高宇同研发的APP去年注册人数已经达到2.7万。该软件现在支持7个国家、共1500多所学校直接用人民币在线支付留学生的学费,切实为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便利。“作为一名创业者,我希望能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和人们的需求,然后解决它,在这一过程中即使付出再多也值得。以后我会继续寻找市场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发产品,真正做到补行业的短板。”
师同学则比较具有人文情怀,他说:“我创立公司不是单一地为了利益,没有一上来就给员工讲业绩、立目标。在有了齐心的团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公司氛围后,员工们明白了自己在公司的价值,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