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在线 >聚焦海归 >海归的“就业时差”

海归的“就业时差”

浏览:3047 来源:教育部平安留学 2019-12-25 15:11:58

近10年我国留学归国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4%,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66.21万人,而留学归国人数达到51.9万人次。

当即将毕业或者刚刚毕业的海归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时,他们发现,由于拥有与国内高校不同步的毕业时间、海外高校的招聘信息差异、身在外国而无法及时跟进的招聘流程,他们体会到了无法跨越的“就业时差”。

10月下旬,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亮马河大厦举办的“2019秋季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虽然招聘会上午9点才正式开始,但早晨7点多就已经有求职者在大厅开始排队。招聘会开始后,不少留学生和学生家长涌入会场,楼下大厅也排起了几百人的长龙。“投了几个”成为“海归”们的特定暗号。

招聘会的火爆只是海归就业热潮的一个切面。前不久,启德教育与前程无忧、应届生求职网联合发布的《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留学归国人数由2007年的4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51.9万人次。海归学历分布中,硕士研究生最多,占81.1%;其次为博士研究生学历,占比为12.5%;再次为本科及专科学历,占比为6.4%。高学历留学生已经占据了海归主流。

前程无忧海外招聘总监冯磊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就业时差”,一方面留学生要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间节点做什么准备;另一方面,目前有的企业也针对海归做了招聘计划的调整,会在毕业的时间节点上有一些放宽的政策。

尽管如此,海归就业的准备工作还是离不开一个“早”字。

冯磊表示:“很多海归回来找工作之前都习惯先处理毕业事宜,然后再回国找工作。其实等这个流程走完之后,很多人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往届生,不能进网申。因此,海归要尽早做投递简历、网申等准备,这样对自己更有利一些。”

冯磊建议,海归还要在求职渠道上打开视野,对自己的求职目标进行分类,准备好各种资质技能,做好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

责任编辑:张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