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时年38岁的杜振宁放弃了南京美瑞制药厂总裁助理的职位,留学新西兰。留学期间,获得了新西兰政府颁发的“光辉未来”博士奖学金,是该奖项44名首批获得者中唯一的亚洲人。
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本可以继续留在新西兰做科研的杜振宁没有任何迟疑地选择了回国,回到祖籍烟台,在烟台大学药学院任教。作为学科带头人参与了烟台大学药学院生物制药学科以及微生物和生化药学硕士点的申创工作,先后开设《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技术制药》和《药学英语》等课程,并招收指导研究生,2008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杜振宁也在不断进行科学研究。2007年,他创办了塔斯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烟台邻海的优势,从鱼皮、鱼鳞等渔业废弃物上做文章,积极投身于以海洋活性物质为源头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农业投入品等生物制品的创新性开发与应用研究。先后研发出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活化植物根部的“根必施”、改善作物生理性病害的“肽星”、防治果树腐烂病的“腐尔康”三大系列产品,有效解决了农作物根系弱、生长不均衡、产量低等问题。
与此同时,在科技部和山东省科技厅两级经费支持下,杜振宁融合多项技术成果,经过长达13年研制而成的植物寡肽(非激素类)生长促进剂,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杜振宁作为山东省人大代表和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专家,参与提出的关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的议案已经立法,参与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国康复大学”的建议也已落地建设。在教育、人才、高校服务地方等方面,他也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建言献策。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