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在线 >聚焦海归 >种稻又养鸭:“80后”海归务农展身手

种稻又养鸭:“80后”海归务农展身手

浏览:1739 来源:解放日报 2020-10-27 19:38:04

沈超是浦东新区素园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也是上海郊区不太常见的“80后”新农人。2014年之前,他在日本神户留学,专业是工商管理方向。2014年毕业回国后,他专业对口地加入一家日资贸易公司,选择了“合鸭农法”作为投身农业的第一步。“合鸭农法”就是一边种稻一边养鸭,利用鸭子的习性,代替农药和化肥,解决稻田杂草、病虫害等问题。这样,水稻实现绿色生态种植,鸭子能在散养环境中自然成长,一举两得。

2016年,沈超正式开始“合鸭农法”的实践,经济效应也很明显。每年每亩养鸭收入约6000元,玉米收入约4500元,水稻收入约5000元,总计亩产效益为1.55万元,大约是其他生态种养方式的2至3倍。相关产品在上海市场也很受欢迎,农场打出了“优禾素园”品牌,90%以上的产品通过微信朋友圈、社区团购销售,复购率很高。

现在,沈超的核心团队已经有3个人,都是“80后”。他们把家庭农场当做创业项目,计划开发设计一套生态农业ERP系统,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人员、生产、销售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且更好地获取客户需求并满足市场需要。

沈超团队把现在的探索成果和对未来的规划向农业农村部门介绍后,被推荐参加了上海市农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即将代表上海农民参加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大赛。

不论能否在全国获奖,他们都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今年的收入预计能达到250万元,利润125万元,带动8人就业。明年,他们计划扩大农场规模,增至300亩,预计年收入480万元,利润240万元,带动就业15人。这些数字说明,年轻人在上海做农业能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