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实在跌宕起伏,疫情下出国留学成为一个被重新审视的求学选项。如今人们对留学,以及留学目的地的选择,正在变得越来越谨慎和理性。
留学要和未来的职业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秦轩自小学习成绩优异,决定出国留学,是进了国际班高中后才起的念头。因为喜欢数学,秦轩希望将来能去排名靠前的国外大学读数学专业。但他没想到,留学路会如此一波三折。
由于疫情原因,秦轩遭遇了多重打击——数学竞赛中断、夏校无法参加、托福线下考试和SAT考试连续取消,而这些都是赴外留学的敲门砖。
秦轩只是这个群体当中的一个典型个例,很多想要留学的学生都和他有相同的经历。
“成绩很重要,但不是唯一评价标准;留学目的性也很重要,不能盲目跟风。现在国内的基础教育挺好的,看清国际大势,留学要和未来的职业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秦轩妈妈觉得,是否“坚持”国际班,关键还是审视准备留学的初心和克服各种困难的决心。
对于留学目的地,人们的选择越来越理性
在国际高中的圈子里,邹海连是前辈。这位80后数学老师,曾在杭州外国语学校剑桥高中执教多年,现在是人大附中杭州学校高中部负责人。
过去这一年,邹海连在和家长、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家普遍对这几件事感到担忧:其一,国外的疫情状况暂时还没看到曙光,担心出国后的健康问题及国外的教学能否正常开展;其二,有不少已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学生在国内进行网课学习,今年这届毕业生是否会遇到类似情况。
“对于初心不改坚持留学的学生,也要看到机遇。”邹海连分析,受疫情影响,留学人数会一定程度缩减,国外各个大学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财务上的困难,如何持续吸引到国际学生来学校就读变得更加重要,在此情形下,对大学申请者是一大利好。确实有大学降低了今年申请的标准,比如对语言的要求等。
与此同时,国内许多大学也通过和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给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在特殊时期,实现两全其美。比如,去年8月,西湖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签署了双向学生交换协议。
邹海连建议,新的一年,大家应更加深入思考出国留学的初衷,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更适合的留学目的地、学校和专业。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