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在线 >聚焦海归 >海归女博士投身中国石化开发建设

海归女博士投身中国石化开发建设

浏览:1662 来源:达州日报 2021-06-01 11:16:20

2012年,杜莉放弃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留校任教的稳定工作、优渥待遇,作为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首位海归女博士,投身到普光气田火热的开发建设中。

2012年,刚到普光气田,杜莉就被委以重任,参与被列入国家“十二五”专项攻关的净化厂降耗项目。当时,净化厂的能耗占整个气田的93%,装置满负荷运行每天耗电70余万千瓦时,消耗燃料气120万立方米,装置降耗刻不容缓!

既要找到最优的参数组合,又不允许随意启停装置,只能直接现场调试,杜莉向这个世界级的科研难题进军。身高只有1.6米的她,白天身背10公斤重的空气呼吸器,拎着资料夹,在十几千米长的管廊下穿行,攀上20余米高的罐塔巡检。晚上,她把掌握的装置性能、结构和运行概况,对比工艺参数,和技术员一起分析。

2014年,他们的降耗“利器”被应用于生产现场,年节电2400万千瓦时、节气3500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7万吨,综合能耗下降8个百分点,年创效过亿元。

尾气焚烧余热回收锅炉(俗称“余锅”),是净化装置最后一道关卡。这种“余锅”由意大利制造商生产,单价1400万元。修复一台“余锅”,傲慢的厂商开出跟售价一样高的维修费,配件还得等一年才能交货。

2015年,杜莉又一次挂帅,承担起“余锅”国产化改造重任。2016年,此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攻关项目。杜莉率领团队产学研结合,与甘肃、上海等地的相关科研院所携手,展开了联合攻关。

三年过去,“余锅”的整体设计、选材、加工、测试全部完成。2018年初,甘肃兰科生产出整台“余锅”,打破了涉硫设备制造的“洋垄断”。国产“余锅”售价只有洋“余锅”的38%,能耗降低10%,其他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洋设备。


责任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