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考生家长不良情绪相互叠加
浏览:3810
来源:中原招考网
2016-04-08 09:46:21
在不足两个月的备考时间中,同学们不仅要积极地进行知识储备,也必须加紧心理的调节。其实家长在这个时间段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调整。那么,究竟怎样调整好各自的心态?
高考百日时间中,学生和家长心理上会出现什么问题?
这个时候,家长和同学出现的问题是大同小异的。从共性的角度而言,家长和考生都会感觉压力越来越大,精神越来越紧张,而且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至于差异性,有一些考生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会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是还有一部分考生表示,虽然我很努力地想集中精力,做好考前的冲刺,但是行为上难以进入预期的状态,于是家长也会开始焦虑,而他们的焦虑更多的是担心孩子现在的状态不足以应对考试。
学生想努力,但是跟不上节奏怎么办?
一种情况是孩子本身没有把高考当成自己的事,他内在的动力难以完全激发出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知道这是我自己的事,但是来自家长的压力比较大,其身体会出现一种慢性应激的状态,当身体和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以至于没有办法支撑的时候,虽然意识层面很想努力,但是后边的力量已经跟不上了。专家建议,学生每天至少要有两个小时放松和一个小时吃饭的时间。至于怎么去把握、分类和合理划分复习每门功课的时间都由考生自己分配。
孩子进入高三后成绩不稳定,脾气变得暴躁怎么办?
从大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应对压力的一个抗压水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外乎就是从两个方向努力,一个方向是提升孩子抗压力的能力水平。第二个方向就是从上边减弱所给予的压力水平,二者之间只能选择一个。具体方法的选择需要家长客观的来分析自己的孩子的能力。
第一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学习压力的问题,还可能有其它的因素。
第二步,明白原因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能够找到考生本身情绪控制不太好的出发点。对于这种情况,需要从孩子自身出发,帮助其总结出管理情绪的方法。
第三步,如果说仅仅是操作层面上情绪的管理能力可以进行一些补充的话,家长可以通过自己人生的经历,将管理控制情绪的经验传授给孩子。
家长焦虑怎么调节?
首先家长得相信孩子的学习状态。先检讨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其次家长还要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明白自己不能够代替孩子去考试,相信孩子有他自己应对考试的能力和水平。此时家长阶段性的回避,是避免使矛盾升级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家长应该如何鼓励孩子?
所谓的鼓励,是和孩子一起将其所担心的问题单独拎出来,和孩子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帮助孩子证明他们有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以提高其自信心。在这个时候,家长应切记,在面对孩子焦虑的时候,不要去说未来将要怎样,而要说孩子曾经做对了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