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高招 >我心从容 >冲刺阶段谨防考生和家长不良情绪相互叠加

冲刺阶段谨防考生和家长不良情绪相互叠加

浏览:3907 来源:中原招考网 2017-03-24 17:31:32

  在不足三个月的备考时间中,同学们不仅要积极地进行知识储备,也要注意心理的调节。其实家长在这个时间段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调整。那么,究竟怎样调整好各自的心态呢?
  一、学生想努力,但是跟不上节奏怎么办?
  出现这种问题,一种情况是孩子本身没有把高考当成自己的事,他内在的动力难以完全激发出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知道这是我自己的事,但是来自家长的压力比较大,当身体和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以至于没有办法支撑的时候,就会出现意识层面很想努力,但是学习的力量已经跟不上了。专家建议,学生每天至少要有两个小时放松和一个小时吃饭的时间。至于怎么去把握、分类和合理划分复习每门功课的时间都由考生自己分配。
  二、孩子在备考后期成绩不稳定,脾气变得暴躁怎么办?
  解决这个问题不外乎就是从两个方向努力,一个方向是提升孩子抗压力的能力水平。第二个方向就是减弱备考期间给予孩子的压力。具体方法的选择需要家长客观的来分析自己的孩子的能力。
  第一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学习压力的问题,还可能有其它的因素。
  第二步,明白原因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能够找到考生本身情绪暴躁的出发点。如果说仅仅是情绪的管理能力较弱,家长可以通过自己人生的经历,将管理控制情绪的经验传授给孩子。
  三、家长的焦虑怎么调节?
  首先家长要相信孩子的学习状态。先检讨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其次家长还要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明白自己不能够代替孩子去考试,相信孩子有他自己应对考试的能力。此时家长阶段性的回避,是避免使矛盾升级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四、家长应该如何鼓励孩子?
  所谓的鼓励,是和孩子一起将其所担心的问题单独拎出来,和孩子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帮助孩子证明他们有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以提高其自信心。在这个时候,家长应切记,在面对孩子焦虑的时候,不要去说未来将要怎样,而要说孩子曾经做对了哪些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