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临近,最近连续有考生反映自己容易产生心理焦虑,他们大多数属于学习中等偏上的学生。家长们也普遍反映,孩子最近的学习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同时,脾气变得很大,动不动就发火。为此,家长们在“默默承受”的同时,也感到很是困惑。其实,这个阶段的考生焦虑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一、对自身问题缺少分析 好多学生产生焦虑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存在什么问题,或者是知道有问题存在却没有勇气去面对,对现状感到茫然和困惑,这是最容易产生焦虑的情况。 事实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但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严重,如果在头脑中形成一堆乱麻,问题就会被扩大化;反之,若能理出个框架和头绪,一切就会变简单。面对考试,复习时间在不断缩短,紧张感也随之增加,学习的无计划性会增加这种不良的情绪体验,导致焦虑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对于家长们来说,一要教孩子学会制订学习计划,明确每一天的学习任务。二要教孩子积极地自我暗示:我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只要按计划进行,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这样心里就会变得踏实许多,紧张感也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三、对身边环境适应不足 每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很复杂,其中包含了很多因素,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信息都会影响到我们。面对考试,尤其高考这个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大家都在关注着。所以随着大考的临近,来自各种环境的压力会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也会导致焦虑的产生。家长们要尽量注意,不要做无谓的施压,只图口头痛快,反倒影响了孩子复习的心态。 四、对心理调节无有效方法 要想从容的面对考试,尤其是高考,是需要一定方法作为指导的,各种书籍中也介绍了很多心理调节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各自的适用对象不同,如果选择不当,非但不能起到调节和缓解压力的作用,反而会引起更多的焦虑。家长和孩子们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加以选择,比较有效的方法包括:调整呼吸法、微笑面对法、转移目标法、分类清晰法、逻辑推理法、学道减压法等。 高考不仅是考生实力的较量,更是其心理的比拼,考场上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你的心理状态,一个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助你在考场上发挥出色取得优异成绩! |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