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高招 >我心从容 >高考复习六则经验总结

高考复习六则经验总结

浏览:2003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2021-02-09 14:21:14

高考中,一些考得出色的同学堪称“高人”。他们的经验之谈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些想法和说法的真理性,可供大家考试时借鉴。

一、地毯式扫荡

分清主次,一切为掌握课本让路,将知识点先吃透;有舍必有得,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且浪费时间的题和事,等有时间和基础打牢后回过头再做或借助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的帮助迅速解决。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

二、融会贯通

树型结构思想,分清根、杆、枝、叶及其关系,理清脉络关系。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尝试。

三、查漏补缺

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四、基础打牢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

五、“翻饼烙饼”

周总结,月复习。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六、具备健康心理

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骰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力因而是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李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