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高招 >志愿填报 >几个问题回答你,体检结果与填报志愿的关系

几个问题回答你,体检结果与填报志愿的关系

浏览:1540 来源:教育部 2022-01-26 16:43:26

体检是每年高考必不可少的环节,关系到专业选择和志愿填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体检。几个问题回答你,体检结果与填报志愿的关系。

1、什么是体检结果?

凡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体检。当考生经过眼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透、检验等系统的体格检查后,各科医生会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所列条款,结合考生的身体状况做出各科体检结论,最后,主检医生根据《指导意见》,综合各科结论,出示给考生一个“报考专业建议”。这个建议就是体检结果。

2、“不宜就读”与“不予录取”区别在哪里?

《指导意见》中有“不予录取”和“不宜就读”两种提法。“不予录取”具有肯定性,指考生填报了该志愿专业,即使成绩再高,也不会录取。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主检医生做出的体检结论。

“不宜就读”的专业是指《指导意见》第三部分的9条内容,是供考生填报志愿作为参考。考生报考了不宜就读的专业,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3、色觉异常不能报考哪些专业?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患有三类色觉异常疾病的考生,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建议考生报考时注意。

4、填报志愿只看体检结果就够了吗?

《指导意见》是根据高中毕业生的生理特点,体质状况及高校各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的要求制定的。各高校对不同专业的身体条件可能还有具体的补充说明,在报考志愿时,考生除根据各人体检结果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的限报专业外,同时还一定要参考所报高等院校《招生章程》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避开限报专业报考。

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根据规定,报考军队(武警)院校考生,除了高考体检外,还应参加军队(武警)院校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其体检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


责任编辑:李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