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2年高考越来越近了,家有考生的家庭,是不是气氛开始紧张起来了呢?今天,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蔺秀云教授指导考生调节心理状态,应对临考的各类情绪,也提醒家长如何做好陪伴。
当疫情来到身边,考生不需恐慌
关注高考的人士应该已经注意到了,5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明确,对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特殊考生,经专业评估后,可在当地设置的医院考场、集中隔离点考场等参加考试,做到应考尽考。
保持正常状态,离考期越近,离梦想越近
蔺秀云教授曾做过小范围的调研,显示70%-80%的调研对象,在面临考试、面试之前都出现过或多或少的焦虑情绪。高考对考生来说是一场很重要的考试,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这不是一种病态的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接纳这种情绪,而不是摒弃它。在高考没有结束之前,这种面对考试的应激反应会一直存在,考生也不需要耗费精力与负面情绪对抗,如果总是沉浸在“我为什么这么糟糕呢?我怎么学不进去”这样的想法中,就是花了很多精力去应对负面情绪了,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状态,是否存在,及时做出调整。
关于考中和考后,有以下几个建议给考生和家长:
在考场上,如果遇到难题产生了负面情绪,就把念头关注在此时此刻,学会用呼吸放松的方法调整状态,大概三五分钟就能恢复平静,以良好的状态继续答题。
考后,大多数考生都能放松下来,建议考生利用这个超长的暑假,去做一些有益于自己成长的事情。比如考驾照、学游泳、学滑板等,还有的考生在社区做抗疫志愿者,这都是值得提倡和肯定的。
那么,最后祝愿大家都以良好的状态应考,取得满意的成绩,2022高考加油!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