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加强对以护理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多地综合施策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养老护理行业日渐兴起。
多措并举:提高待遇、扩大培训、以“赛”促“专”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各地近年来也针对养老护理行业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措施。记者梳理各地推进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政策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提高待遇;二是扩大培训;三是以“赛”促“专”。2022年以来,国内多地通过举办养老服务技能大赛,促进养老护理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扩大养老护理行业社会影响,推进养老护理技术革新。仅今年8月,就有杭州市、西安市、铜川市、枣庄市等多地举办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
变化显现:从业者多了,认同感高了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由4个增至5个,新增“一级/高级技师”等级;对申报条件进行调整,增加了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的申报条件,规定中职中专毕业生可直接申报四级/中级工。
让年轻人能走进来、留得住
针对居家失能老人护理难题,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增加上门护理服务供给。北京市近3年已培养近5千名医疗护理员,全市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比例达93%。北京市基层卫生机构利用智慧医疗设备等多种形式为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日间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