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理工大学自1979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以来,现已毕业30余届学生。学校培养的研究生理论基础扎实,外语、计算机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面广,应届硕士生部分被重点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其余绝大多数被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录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二、2014年学校在稳定招收学术型研究生规模的同时继续扩大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3年,考英语二与数学二或数学三,内容相对容易,录取标准相对降低),其有别于以往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专业学位证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皆为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范畴,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
三、凡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工作两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入学满两年)以上,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者可报考学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研究生,但不接收同等学力人员跨专业报考。
四、报考项目管理和工商管理(MBA)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两年或者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五、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考生需在报名时填写清楚报考类别。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六、研究生报名时间为:网上正式报名2013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现场确认、照相并缴费11月10~11月14日。(详情请登陆报名网站http://yz.chsi.com.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七、学校研究生招生宣传网站为:http://yz.chsi.com.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www.edu.cn中国教育科研网。
八、招生人数为2013年实际录取人数,最终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
九、考生如需咨询,请直接来函、来电或发邮件,与学校研招办联系。
欢迎访问学校主页:http://www.hpu.edu.cn
研招办E-mail信箱:yanzhaoban215@126.com
1.按照“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原则,安排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2.2014年全国硕士生招生总规模与去年持平,进一步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减少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
3.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设置总体上按照与学术型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进行设置:第二单元(外国语)可选用统考英语一(日语)或英语二试题(英语二重点考查考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力);第三单元(基础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础课考试科目可选用统考数学一或数学二或数学三。
4.2012年起教育部对全国统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划线区域进行调整。除原三区(西部)不变外,原一、二区(东、中部)的21个省份合并做统一要求。学校原属一区高校,划线区域的调整意味着原二区高校的分数线优势不再,这对报考我校的考生更加有利。
(政策解读:增加学术型研究生考试难度与录取难度,降低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难度与录取难度。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制2~3年,毕业发“双证”。欢迎同学们踊跃报考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带“☆”专业。)
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研究生学费及招生与培养的优惠政策
一、学费
根据国家要求,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全国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学校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不超过8000元/学年·生(MBA暂执行原收费政策),具体以省发改委审批文件为准。
二、优惠政策
1.凡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均可获得国家助学金(4000~6000元/学年·生),并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20000元/学年·生)和学业奖学金(最高4000元/学年·生)。
2.学校为研究生提供优良的生活条件。硕士生4人一房间(带卫生间及淋浴设备)。房间内配备有衣柜、书架、电脑办公桌、电话、网线接口(免费上网)。
3.学院(研究所)为研究生配备专门的工作室,为研究生学习、科研提供固定场所。
4.学校设有朱训奖学金,奖励金额为2000元/生。
5.学校实施研究生“三助”新机制,强化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提高研究生收入水平。
6.学校对研究生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学术论文、专利、竞赛获奖等)进行重奖,奖励金额为1000~40000元。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