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招考 >考研辅导 >【考研政治】近代史高频考点对比

【考研政治】近代史高频考点对比

浏览:3413 来源:中原招考网 2016-08-09 16:27:19

  一、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
  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都主张学习西方。
  不同点:1、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发起,维新运动是资产阶级发起;
      2、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经济技术,维新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
  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发起;都主张民主。
  不同点:1、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思想,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2、维新运动采取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革命。
  三、两次论战
  1、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第一点,要不要变法;第二点,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点,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论战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2、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第一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第二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点,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怎么改)
  四、新、旧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局限性:1、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2、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难以得到真正保证;
           3、民生主义未正面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1、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的内容;
               2、民权主义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
               3、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五、阶级关系
  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革命的领导阶级,最革命的阶级,中国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农民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
       1、富农,既是劳动者又是剥削者。
       2、中农,劳动者。
       3、贫雇农——革命的主力军,劳动者,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
       1、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妥协性)根源于其软弱性。
       2、大资产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1927年以后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
  地主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剥削者。
  六、对待富农政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限制富农。
  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对待。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保存富农经济。
  七、辛亥革命与大革命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都采取武装斗争形式。
  不同点:辛亥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满清政府,没有明确反帝;大革命的革命对象是北洋军阀,反帝反封建。大革命的群众动员程度更广(包括工农),社会内涵更深(反帝反封建),斗争规模更宏伟(包括工农运动)。
  八、土地政策
  1、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但未付诸实施。
  2、辛亥革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未正面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新三民主义:平均地权,提出“耕者有其田”。
  4、土地革命时期: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
  5、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6、解放战争时期: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7、新民主主义社会: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8、改革开放以后——“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