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家分数线”。各招生单位将根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在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
国家分数线一公布,近段时间以来关于“考研热”与“考研难”的话题,再次上了热搜。特别相较去年的国家分数线,今年不少学科门类的总分基本要求都提升了不少。
如果把目前研究生招收数据和考研人数增幅做对比,可知“考研难”不只是一种感觉。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10.66万人,其中博士生11.60万人,硕士生99.05万人。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2021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17.65万人,其中博士生12.58万人,硕士生105.07万人。两相比较,2021年我国招收硕士生较2020年同比增长6.08%,而报考人数增幅则是10.6%。今年较2021年的报考人数增幅是21%,恐怕不能设想招收人数增幅也能如此——据央视报道,今年全国招收硕士生110万人左右。
当前需要面对的现实是,“考研热”“考研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短期内很难降温。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民整体素质在提升,大家对高学历的需求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所有努力奋斗、追求进步的考研人都值得尊重,不要动辄批评考研人是在“凑热闹”。
当然,面对“考研热”“考研难”短期难降温的现实,长时间投入考研而无法取得预期结果的考研人,还是要理性看待考研之事,计算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收益可能性。毕竟这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事项,时间成本要高过其他很多成本。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