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将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列为重要建设任务。教育部日前印发《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方案》),明确将课程培养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将科技伦理纳入教学,鼓励实施硕博连读、跨学科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试行方案》指出,高校可结合领域发展定位、学校学科布局和师资结构,设置五大培养方向的课程,包含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研究、人工智能支撑技术研究、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和人工智能与智能社会治理研究。结合社会治理,高校还应推出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可信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课程。
《试行方案》还指出,未来的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基础前沿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交叉创新应用的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试行方案》原文点击以下链接查看:http://www.moe.gov.cn/s78/A22/tongzhi/202207/t20220729_649598.html
河南广电主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数字多媒体工作部承办
资源支持:河南广播电视台十套频率 河南广播电视台九套频道大象新闻客户端 大象融媒新浪河南 东方今报
版权所有: 河南广播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