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
浏览:3493
来源:商丘日报
2015-01-28 09:24:28
语文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把看到、想到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许多学生怕上作文课,认为作文很难,慢慢地对语文也失去了兴趣。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最主要应该从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着手,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亲近作文,从而爱上语文课。
唤起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写作能力,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从而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培养其终身读书的习惯。语文教材的经典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很适合学生阅读,这也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教师让学生多读多记,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就不怕没什么好句子、好词语;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和名家名篇,可以要求学生摘抄些,经常背诵,学生经过潜移默化,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才能下笔如有神。
积累生活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这说明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最真实的素材,作文就在你我身边。教师指导学生把生活中所见、所听、所想的有意义的事件、景物等用恰当、真挚的文字表达出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这都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心得体会,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语文写作的同时也有了属于学生自己的快乐天地。
提高批改能力。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外,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批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如果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改到质量好的作文时,也可以从中学到写作方法,受到其作文的启发,写作水平也能够提高。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长时间积累就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鼓励激发动力。在语文课的作文教学中,不能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太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文章的闪光点,给予肯定的同时,提出好的建议;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也应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同时让学生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上,挑出一些质量好、进步比较大的学生作文在班里朗读,并张贴在教室里,让他们相互阅读、互相学习,这样能够产生很强的激励效果。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办班级手抄报、写学校广播稿等,教师的这些做法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让语文写作变得多姿多彩,让作文不再成为学生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