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招生 >特色学校 >中考将近 三招让你轻松应对

中考将近 三招让你轻松应对

浏览:3778 来源:中原招考网 2016-05-12 09:12:15

  考试状态其实就是一种情绪。有些人习惯做情绪的“奴隶”,而有些人是“情绪”的主人。考试状态,其实和情绪一样是可以掌控的。
  有时面对期望需“以退为进”
  很多孩子在数轮模拟考试中一次比一次差,如今信心全无,有的还出现了呕吐、胃疼、发烧等躯体反应,这些都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
  此时,考生可以试试“以退为进”——设置心理支点,适当调低自己的心理期望值,然后告诉自己,我关注的是自己的“现在”,是自己的“当下”,而不是预期的分数和名次。问自己,现在能做什么、该怎么做,现在应该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我们不妨这样告诉自己,考试时,我只要把自己能做的、会做的做出来,而且能做对,就行了。即使在考试时遇到难题,也要让自己平静,暗示自己:我难,别人也难,不要慌。不要求自己把所有的题都拿下,自己的任务就是把会做的做出来,而且能够做对。
  事实上,很多孩子苦恼,就是放不下上面所说的这个问题。
  那些已经出现躯体反应的孩子,家长应该带他们去心理医生处求治。当然,很多孩子在考试过后,这些症状会自愈。
  家长反映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在试卷偏难时能发挥好,简单时反而考不好。有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心就飘飘然,造成答题随意。实际上,这是最危险的。这时候,也要告诫自己:我容易了,别人也容易,我的任务是要把会做的做出来,而且做对。
  考试时转笔不一定是开小差
  平时,经常有男士说,工作要打开思路,习惯先抽一支烟。似乎烟与打开思路有着直接的联系。
  其实,根据心理学的神经链接学说,应该是抽烟这一动作,与打开思路形成了神经链接关系,成为一部分男士进入工作最佳状态的“心理开关”。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有个很坏的习惯,上课考试做作业,手里总是拿着一支笔,转个不停。如果孩子转笔的时候,眼睛一直在看着笔,那是一种分心。但如果他在考试时,一边阅卷,一边下意识转笔,这或许意味着,“转笔”这一动作,正是这个孩子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的“心理开关”。家长应该对这种行为予以理解。
  孩子可以尝试寻找、建立属于自己的“心理开关”。
  粗心不是靠批评就能消除的
  有时候,学生喜欢以“粗心马虎”为借口。其实,是自己不重视。90%以上的考生或多或少有粗心马虎引起的错误。
  粗心马虎的原因并不像父母想的那样单一,应对方法也不同。
  原因一:心不静,面对高考中考,有压力,做不完的题目,每天很累,心不够静。
  原因二:手眼脑不同步。有些孩子考后经常抱怨“我当时脑子里明明想的是答案A,最后怎么写到卷子上是B呢”,“哎呀,这道题我怎么会抄错呢”。
  现在的孩子由于从小看电视多,看动态画面多,形成了一种“青蛙眼”——看动态事物,灵敏度很高,但对细小、静止的事物,或静不下心观察,或视而不见,或区分度不高,导致考试中,容易看错数字看错符号。
  这类问题不是简单的批评责骂能解决的,最好通过训练的方式加以解决。
  心不静的孩子,多做静心训练,眼脑手不协调的孩子,要多进行协调性训练,可以是家长对其进行训练,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专家。
  除此之外,有的孩子还要改变“直线思维模式”,训练自己多元思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