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后,孩子暑假时间如何安排?
浏览:3878
来源:中原招考网
2016-07-04 09:33:37
孩子在中考后应该如何安排暑期时间?
考后1~3天:放松心情
大考之后,孩子们在终于告别了这三年的学习之余,还是应该好好放松一下。通常大家都会选择全班同学中午一起出去聚个餐,下午两三点看个电影,晚上再去K个歌。
在这简短的三天时间,同学们完全可以以“玩”为主,除了聚餐以外,在第二天可以在家陪陪父母,或者去看望一下许久不见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最后一天就在家整理一下自己三年来的东西,相信很多同学在最后的这段时间自己房间都被书本占据了,而此时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好时间进行规整。
考后4~10天:去一个想去的地方
正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会偏爱于一些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初中毕业后这段时间相对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出行机会。同学们可以和家长或者朋友去一个心仪的城市旅游,报个团,不用操心形成安排,而且安全也有保障。一场心的旅行,当做中考后的放松,也是一场自我的提升。
考后半个月:静下心来
在经过10天的放松后,同学们基本上缓解了考试带来的紧张情绪。这时就需要对自己初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重新的整理,从而逐步向高中或中专生活过渡。同学们从初中学过的知识中,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或课题,然后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中考成绩大概在每年7月中旬公布,这段时间往往也是同学们心理波动最大的时候。建议同学们要乐观接受考试成绩,并及时地吸取教训,进行反思。既然考试已经结束,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重要是要往前看,尽早地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一味地沉浸在喜悦中,忽视了假期的学习充电,不仅只会原地踏步,还可能由于骄傲而退步;相反一味地因成绩不理想而懊悔,树立不起重新开始的信心,也许未来就真的没有希望了。总之,无论考好考不好,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考后1个月:充电提升
初中生如何顺利进入高中,并用最短时间适应高中的生活?首先,同学们要对自己将要进入的新学校作一个大致的了解,到新学校走走看看,熟悉新学校的环境,走访高年级的同学,咨询新学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为自己进入新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假期充电班。
面对各种招生简章,要能够理性的作出选择,选假期充电班要因人而异,要掌握好自己应不应该去,选什么样的学习班对自己最合适。如果自己平时成绩就很好,可以选择一些能发挥其兴趣爱好的班型;如果自己成绩一般,想利用假期有所提高,可以选择应试性的班型。如果想提前感受高中学习生活,可以选择“初中升高中衔接班”,但在预习新课时要把握好尺度,要在快乐中学。
家长们在中考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关注学生心理每年中考后半个月都是考生心理疾病高发期
在因为中考期间,同学们长期超负荷学习,大脑中枢建立起了高度紧张的思维模式。考试结束,高度紧张的思维模式没有了对象可能极不适应。考试后,家长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对比孩子的成绩甚至训斥孩子,否则容易导致孩子自卑心理,另外也会给孩子造成家长考前考后完全“变脸”的心理落差,甚至可能会认为,父母并不关心自己。
对于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再多的唠叨都是徒劳,家长应该通过指导同学们报考一个合适的志愿进行弥补,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帮孩子树立自信。对于情绪持续不稳的孩子,应及时看心理医生。
合理安排孩子假期
也有家长怕孩子考后过度放松,马上限制上网或急着报培训班。在考后应该给孩子适度放松调节一两个星期,多和同学朋友沟通交流,可以参加旅行、聚会以及体育运动。但切忌放松过度导致孩子沉迷网络不可自拔。
父母应与孩子讨论安排充电计划如参加夏令营等。还可以乘假期适当让孩子学做家务或参加社会实践等,拓展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了解社会的同时很自然地平衡了考后心态,更好地适应高中的生活。
7月中旬中考成绩出来后,家长和学生需要做些什么?
在拿到分数后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估得准确,误差在两三分之内,这种情况一般志愿也填得差不离,可以静候佳音了;二是低估了,而且低得比较多,家长和考生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亏了”,与本来能上的学校失之交臂。
这种情况一定要理智对待,上不了好学校未必就抱憾终身,因为填志愿时还是综合考虑了平时的情况的,即使考得好了也算是超常发挥,到一个好学校做“凤尾”,还不如到一个稍差点的学校做“鸡首”。家长更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不要加剧孩子的懊恼心情。三是估高了,由于今年志愿第一批次中包括了省级标准化高中和市级重点所有普通高中,而不少学校一志愿就能招满,不会收第二志愿,这可能导致志愿一落千丈。这种情况家长一要积极联系有关学校,看能否争取到扩招名额。另一方面也要调节好心理,到低层次的学校未必就没有好的发展。
从往年高考情况看,一些被视为"洼地"的学校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家长要尽一切努力,依照本市各中学以往招生录取分数线,列表分析研究,尽量避免出现高分低报或落榜的情况。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分析他们的兴趣、能力、个性特征等,做必要的指导,而不是简单的包办,根据经济实力及家庭环境给孩子选择一所好高中或中专或者学一门适合自己的技能也不错,不必盲目高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想要告诉学生家的是,中考只不过是我们人生的一段经历,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而不是人生的终点,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